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4日 22.9°C-25.2°C
澳元 : 人民币=4.54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四个10年,四代企业家(84派、92派、99派、15派),经历了什么?

2018-05-04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四个10年,四代企业家(84派、92派、99派、15派),经历了什么? - 1

本文为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在通衡论坛暨通衡浙商俱乐部十周年庆典上的主题演讲,原标题《未来四十年,中国企业家谁主沉浮?》,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今天我也不谈具体经济和政策问题,谈谈历史,视角就从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展开,按照一个主题、两条线索、四个十年、四代企业家来给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个主题是企业家与改革开放这个主题,两条线索是什么呢?一条线索是过去四十年的时间线索,另一个是企业家线索。过去这四个十年里面,中国诞生了四代各有特点的企业家。84派、92派、99派,现在最新的是15派,他们这四代企业家,其实严格意义上不是按年龄划的,是一个特定的年份,一个标志性的,都各有特点。

84派应该说叫从无到有,很好地把握了中国短缺经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经过强势扩张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现在处于新老交替的过程;92派从黄金时代步入到白银时代,他们的历史机遇在于地产的崛起;99派现在还处于互联网的蓝海之中,有的崛起,有的没落;15派迅速崛起、迭代分化,他们的命运还处于观察当中。所以现在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时代呢?叫四世同堂、四代同堂,四代企业家处于同一个舞台,未来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现在还不知道是谁。

浙商基本上也在这四代企业家里面。今天很多企业家在场,我们今天一起讨论企业家和改革开放四十年,很有意义。

这四个10年分别是什么特点?这四代企业家在这四个10年里头经历了什么?我们能从里头看到什么样的经验?能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这是我今天想跟各位分享的内容。 

一、1978-1998:转轨与市场化

我把前边20年归为第一章,我把它称之为叫市场化时代。从三中全会到1984年第一次“南巡”,其实“南巡”这个词严格意义上有点封建传统意义,其实叫南方谈话。那个时候出现了84派企业家,代表人物就是现在仍然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的王石等。1987年价格闯关失败。双轨制,至今在经济学界还有比较大的争论和争议。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为什么90年要办交易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刚才资老师讲到80年代末期西方对华的封锁,因此邓小平同志拍板,一定要展现我们对外开放姿态,所以很快就批准设立了。

到1992年,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第二批企业家也就是92派下海,证监会也成立了。十四大应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年其实在中美关系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它代表了中国的一个方向、一个道路、一个选择,我觉得也是中美关系步入蜜月期的一个起点。到90年代末期,我们看到中国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

我们看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中国还是经历了比较大的跌宕起伏的。1998年的改革大家都经历过,朱镕基时期所谓住房的货币化,现在看就是当时的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做得非常坚决,顶住了非常大的压力的。90年代末,中国也发生了像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的金融风险,当时的金融风险实际上比今天还要大,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我们看到广国投的破产、粤海的重组。那次改革其实催生了很多企业家,我后来跟很多企业家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下海都是因为那时候下岗了,后来做成了上市公司。比如一家知名的家居类上市公司,现在做得也很不错,我跟它老板交流的时候他也很感慨。所以我就说在这个历史大潮当中,有时候人挺渺小的,你不知道你会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转轨与市场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制度的市场化,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当时东欧的很多经济学家的学识特别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官方的重视,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应该说受到理论界的推崇。所有制上也出现了转化,从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这里头有很多重要的历史节点,大家可以看一看。

第二个是劳动力的市场化。我们看到万向、海尔,包括联想,靠着短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化,这批所谓84派的企业家崛起了。后来90年代拍了一个电视剧,我印象很深,就是陈小艺主演的叫《外来妹》,讲的就是当时在深圳打工的这些农民工。今天中国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贵,它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制约,有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也有劳动法要求的这种因素,当然还有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所以今天你再到珠三角去看制造业的话,很多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地区,转移到越南去了。

    第三个就是资本的市场化。首先是内资,小平同志当年还把飞乐音响的股票送给了纽交所的老板。在90年代初期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并购案例,就是深宝安并购延中实业。再就是外资引入,中国第一家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北京航食,至今这家企业还在,坐国航的飞机你会发现食品都是这家公司提供的,可口可乐也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建厂。

第四个就是土地的市场化。农村的改革从小岗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重大。城市的改革以1986年新的《土地管理法》为标志,对于土地的使用、所有两个权益做出了明确的分离和规定,启动了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市场化。

改革前20年里诞生了两代企业家群体-84派和92派

这二十年里,企业家群体崛起。84派和92派发展起来,这里84派的代表谈到了鲁冠球先生。鲁冠球先生从60年代就开始创业了,我们也都为这样一位浙商的去世深表沉痛。我后边讲到84派现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老交替交接班的过程,交接班形式很不一样,企业公司治理的架构经过这30多年的发展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别。92派里我们熟知的万通六君子,现在每个人的企业、每个人的命运差别还是挺大的,走出了不同的路。

84派是什么特点呢?他们是从无到有的崛起,那时候什么都缺,只要是做市场上有需求的行业,做得还不错就能发展起来。我去广东顺德的时候他们跟我讲,美的原来是做塑料、后来去做风扇,92年抓住了股份改造的机会,93年成了第一批由乡镇企业改制上市的民企。美的今天已经是接近4000亿市值的一家全球化大公司,智能化企业。

84派的企业在80年代末期也经历了一次大洗牌。因为当时很多领域经过10年的发展,从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在这轮洗牌中,能否解决好三个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改制。我这里举了万向的例子,万向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现在万向鲁伟鼎也接了班,他通过买断这种形式。联想、TCL是通过MBO的形式,所以改制对84派企业的助推力是非常之大的。

第二个就是在产品的质量、公司的管理,以及技术研发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说联想,当然今天我们再谈联想的时候,可能要谈到柳传志和倪光南的所谓老板与总工之间的分歧,可能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看法,到底是走技术路线、技术研发,还是走市场路线,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不同的时点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来看,在当时联想在产品、企业管理与技术方面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标志。

第三个“走出去”,通过收购与拓展海外市场这两条路来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在90年代中后期一批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比如海尔开始海外建厂,万向开始进军国际市场,TCL收购。我们上中学和大学的时候特别愿意读一本书叫《逆风飞飏》,是当时TCL的副总裁吴士宏女士写的。当时我看了这本书特别激动,觉得做企业是非常有挑战性、非常崇高的事情。当然TCL现在也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在当时应该说还是一个标杆。

此时的92派还刚刚下海。92派很有特点,他们很多人都是从体制内出来的公务员,在政治上有些还很有前景。他们下海做企业主要是跟政府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行业,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房地产。因此92派在创业之初很快就迎来了一波洗牌。90年代初期,房地产迎来了一轮发展机遇,但是后来也酿成了一轮比较惨烈的资产泡沫,典型的就是海南地产泡沫。这是在中国过去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上比较惨痛的一轮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然后导致金融风险,当时中央费了很大的劲处置风险,但还没处置完就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所以90年代末期我国的经济环境十分恶劣,经过那一轮洗礼的企业家——84派或者92派,对金融风险都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后面我会讲到,今天我们同样面临着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新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对此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1999-2008:全球化、城镇化与工业化

1999年到2008年,我称之为叫工业化时代,这个划分不一定完全精准。先回顾下十年里发生的主要事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刚才资老师讲到了它的重要历史意义,我非常认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太大了。我曾经看过一位学者的总结,就是2001年以后中国和印度经济规模的比较,可以发现几乎在新千年以后,中国和印度的差距开始迅速地拉大,然后超越澳大利亚、超越英国、超越法国、超越德国,然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迅速的崛起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是非常辉煌、非常激动人心的黄金十年。

2003年房地产被定为支柱产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土地的招拍挂制度正式产生,中国经济增长首度突破10%。2005年大牛市开始,它的起因在于股票市场实行了股权分置改革,那一年我们也发生了7.21的汇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总结黄金十年,我国有四个重要的机遇,或者说是红利。

第一个是劳动力的红利。劳动年龄人口的这种红利,15到64岁的人口在新千年里头迅速的增加,从9.2亿一路增长到超过10亿,净增加人口超过德国的总人口,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人口红利基础,到2012年之后这个人口红利开始减退,劳动力年龄人口开始净减少。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因为人口结构的这种快速变化,无论你说是否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它几乎是不可逆的。这个红利在现在实际上已然消退,现在我们可以从人口质量这个角度来讲人口质量红利,或者叫工程师红利。

什么叫人口质量红利?中国有最庞大的、最雄厚的产业基础,最完善的产业基础,我们的工程师数量、熟练工数量最庞大。印度是有人口,但是他的人口质量、基础设施、制度等方面,我觉得还没有达到中国的水平。很多学者认为,印度很大的差距在于他的土地制度和中国不一样,他要修一条高速公路可能是议而不决很多年。中国土地制度是有问题,但它也有效率,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点。

那么东南亚能不能取代中国呢?我觉得不可能完全取代中国,但是已经在部分取代中国。这也是今天我们在中美贸易摩擦时候很忌讳的一个东西,因为我们更容易被取代。比如说越南,现在基本上处于中国在80年代或者90年代改革开放那个阶段,劳动力非常便宜,受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越南几乎翻版了中国的这种代工模式,竞争力非常强 。所以中国今天面临的我觉得外需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第二个就是全球化红利。这个不用多讲了,但这里我插一句,按照传统的经济学里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做中低端产业,欧美做高端产业,这是符合比较优势的,从经济格局上来讲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中国的产业体系越来越完整,特别是我们在高端制造领域,和欧美之间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尽管我们还有一、两千项技术和他们差距很大,但是我们在很多领域其实差距在缩小,同时有些领域还在领先,这个时候上述全球经济格局的基础可能就不存在了。这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005年我博士期间跟导师做全球化课题时就提过一个观点,全球化是可逆的,当全球化威胁到核心国家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的时候,全球化的规则可能会出现逆转。当时觉得会有这种可能但无法想象,今天再看,其实恰恰就是全球化的逆转。

第三个就是城镇化的红利。斯蒂格利茨曾经讲过,21世纪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美国的高技术产业,第二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其实为中国、为全世界创造了庞大的需求,直到今天这种城市化的动力还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尽管我们城市化的步伐放慢了。

第四个就是互联网红利。这个红利催生了99派企业家。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互联网大佬们其实基本上是99派,但是他们又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时代,第二个为代表的应该是B、A、T时代,现在又加上了J,可能未来还会加上其它的互联网巨头,所以90年代末期其实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崛起。

1998-2008年的84派:商业帝国初具雏形,全球化创品牌

我们再看84派在这十年干了什么?84派能够在这个时候还能存活下来的都很厉害,最关键的是他们生得早,借助资本市场进行扩张,基本已经是各种系了。比如万向,万向总体做得还是比较稳的,我一直对鲁冠球先生充满敬意,非常稳健,而且真是活到老、干到老,控股了很多上市公司,现在也在进军互联网,进军区块链等等。联想参控股超过25家上市公司。

然后就是全球化,创品牌。海尔、碧桂园、美的等等这些企业,我们看到进入一个品牌化时代,开始形成自己的品牌,我们浙商系也有很多品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今天你们很多都坐在台下。除了创品牌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大规模的收购,我这里举了TCL、联想的收购案例,但是这里面我们看到,有成也有败。今天对联想的收购,对联想的整个企业发展战略,我个人还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其实企业界也有很多争议,就是说这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你会发现企业家在这上面就下不来了,你必须不断进步,稍微落后一下,大家会说你,你怎么可以这样?

1998-2008年的92派:黄金时代,地产沉浮。那么92派在干什么呢?92派的黄金时代,92派典型的代表是房地产行业,碧桂园、万通, 80年代末到2008年这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是地产商的黄金时代,碧桂园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3000亿,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了。

1998-2008年的99派:拥抱资本,境外上市

99派在干什么呢?99派应该说确实抓住了互联网红利,互联网从门户到移动互联网,他们的商业模式、他们的产品也都经历了不断的迭代,所以互联网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迭代很快、分化很快,可能两年以前还是叱嗟风云,两年以后就销声匿迹了,这是互联网这个行业或者这个技术的一个特点。互联网的巨头也是在分享我们所谓的这些红利当中,比如说网易、腾讯,做游戏都做得特别好,我估计今天在座的很多企业家不玩游戏的,不知道王者荣耀为什么会这么火?现金流会这么大?无法想象。

99派很重要的一点叫拥抱资本。门户网站时代,我们看大部分投资人来自于海外,其实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当时中国人没有成为这些企业的股东,因为当时中国的VC市场,天使投资市场完全没有建立起来。后来我问汪潮涌先生,我说你当时做这个的时候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当时没有人做,我们在国际投行一看其实是很多机会,所以他当时投了很多很好的项目,他是第一拨。99派以后,或者说进入新千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后,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很多投资方就是来自于中国本土的投资机构。

这些互联网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都去境外上市。这跟我们当时的上市制度有关系,一开始就是为国有企业脱困而设,所以在很多方面实际上没有适合这些互联网企业上市的土壤,最后都要境外去。今天我们开始想批量的召回这些所谓的“独角兽”,前两天我写了篇文章“莫让独角兽成为毒角兽”。现在中国真正要思考的是什么?是资本市场如何去接纳、培育、发现这样的独角兽,当然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其实像百度、腾讯,在90年代末期实在干不下去的时候,问过很多当时84派的企业家,你能不能做投资人?有很多企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不理解创投投资也不理解互联网。后来我见到以色列的创新之父,他是ICQ的创始人。QQ为什么在中国搞起来而以色列就搞不起来?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我们的市场太大了,用户太多了,所以互联网的发展我觉得还是根植于中国的庞大市场,或者我们称之为叫巨国效应。

三、2008-2018:金融化和泡沫化

最近10年我称之为金融化时代。

首先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实开启了一个全球量化宽松。其结果是不停的不断的资产泡沫,然后经济相对比较低迷。2009年中国启动4万亿,至今对4万亿也有很多褒贬,比如说我曾经在通衡这个场合讲到过,2012年“十八大”一开,我们就提过叫“三期”迭加的重要论断,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镇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很重要的就是4万亿。

然后是2011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我这里也特别提醒今天在座的企业家,5G时代的到来会对我们的企业经营、我们的市场格局、政策环境带来又一次新的推动和剧变,移动互联网如果进入5G时代,它对于我们看到互联网时代的这些商业模式、它的产品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实美国、欧洲包括台湾地区这些人很羡慕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移动互联网时代让中国真正缩小了所谓社会阶层的差距,无论今天在杭州这样的城市,还是远在偏远山区的一个普通老百姓,今天都是用的智能手机,尽管他的品牌可能不一样,但都是智能手机,这一点非常关键,就是说我们用技术的手段有意无意的缩小了信息贫困。

2012年全球QE开启,中国金融行业进入了一个所谓超常规发展阶段,金融过度繁荣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是很快, 2012年到2017年5年时间里头,我们发生了股灾、债灾,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2015年股灾以后,在中央层面就明确提出了抑制资产泡沫,它的触发点就是股灾。2015年我觉得是个重要时点,转折点,股灾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这样搞金融是不行的。

这十年里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民加杠杆。

我这里稍微总结一下,我在博鳌大家估计也看到了,好多机构截了一、两句话,说我给开发商代言,其实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核心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投资其实是反人性的,资产配置这个东西,就是要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当时10年以前有个大学教授跟我讲过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买不起,那么就买两套。这个话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实际上它反映了一个投资或者经济学原理,就是投资一定要买买不起的东西,如果大家都买得起,它就不值钱了,当你使使劲,特别是通过融资加杠杆的形式买到了这个东西之后,你就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过去10年正好经历了一个全民加杠杆的过程。体现在六个方面的加杠杆。

首先是中央银行加杠杆,这是最大的流动性来源,最大的杠杆来源,它最大的背景是全球量化宽松,应对危机。央行加杠杆通过降准、降息,包括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等这些方式,我不详细说了。央行加杠杆,或者流动性宽松的时候,什么行业受益?那肯定是跟资本、资产相关的行业了,首先最受益的就是房地产。

第二个就是政府加杠杆,就是4万亿。政府加杠杆其实经过两轮,一个是平台公司,地方债务,第二个阶段就是2015年以后的PPP模式,现在这两个模式全部都叫停,或者是严格监管,中央层面在控制各个地方政府的债务。

第三个方面就是企业加杠杆。企业加杠杆主要是国企,现在我们的杠杆率偏高,主要还是表现在国有企业上,民企的杠杆率,因为对于他来讲,他不敢维持太高的杠杆率,他必须要考虑自己财务的持续性问题,所以我们看今天这个杠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企层面。

第四个就是金融加杠杆。我们的金融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16年达到了8.35%,超过美国、日本,这是宏观的。表现在中观和微观就是每个公司都干金融,为什么?金融赚钱呀,赚的谁的钱?其实赚到最后是赚的中央银行的钱,那是印出来的。中央层面为何有所谓“脱实向虚”的判断?其实主要来自于这个。这里头谁受益?搞资产的,地产以及金融行业各个业态的从业人员,券商、银行、保险、信托,等等等等。所有在这10年里头拿到过金融牌照的总体比较受益,只要你别完全外行。我们看很多央企的金融业的收入,大大超过他的主业的收入,这个很有意思。再加上监管比较松,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还没想好怎么监管,炮火已经起来了。2015年股灾以后,我们就判断整个金融业可能来一次大整顿,这个整顿波及到很多机构、很多人。

过去5年金融业的发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传统的金融业态,这些金融业态要拿牌照,在中国我们看到不是谁都可以干金融的,是要发牌照的,发牌照它就是一个计划经济手段,或者管制经济手段,牌照经济,谁能拿到牌照呢?比如中国有1万家企业有这个资质可以做,那么设定标准,进入到这个标准,拿到牌照就很重要。怎么拿牌照呢?这里头的学问就很大了。

第二个层面就是新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这也放大了金融泡沫,加剧了金融风险。很多P2P的产品最近这些年出事、跑路,E租宝是一个案例。因此中央开始痛下决心监管这些所谓新金融业态的企业,现在各个地方也要求备案,地方金融局也都加挂金融监管局的牌子,开始强化金融监管。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央监管机构和地方监管机构的脱节,这个缝隙给这个业态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因为地方上实际上是想鼓励本地的一些企业发展,而中央监管机构又没想好怎么样跟地方协调怎么监管。总体我看中央和地方在出了金融风险以后,已经形成一致共识,要严格监管,要备案,有一些要发牌照。所以我们从这些指标上来看,大的背景都是全民加杠杆。

第五个是家庭加杠杆。现在大家比较担心,但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大。家庭加杠杆主要是买房和消费贷。买房的情况很好理解,消费贷是一个新的现象。现在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做消费贷,做得还很大,这个是居民或者家庭加杠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

第六个是外部加杠杆。过去5年欧美整个货币政策非常宽松。过去10年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10年以前,最大的上市公司还是工行、中石油、中移动,现在我们看到已经是阿里、腾讯这些企业了,现在我们设定“独角兽”的标准是什么呢?是2000亿人民币市值。那天证监会发了这个通知意见以后,我算了一下,符合这2000亿的大概有7家公司,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有7家公司。

我们梳理完这个时代,再看看这10年这四代企业家在干吗?

84派:全新时代,巨头再起航。

84派在最近十年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整体交接班。84派从年龄上已经老去,心态还很年轻,还想继续干,但年龄不太允许了,开始交接班,我们这里举了万向的案例,举了海尔的案例,海尔从杨绵绵到现在双少帅;联想呢,在金融危机有一度柳传志又重新掌舵,现在又慢慢地交出去,已经整体上进入了一个交接班,这是东方企业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在这里我们看到,就是这些企业在交接班的方式不太一样。像碧桂园和美的这两家企业,我觉得在公司治理上算是走在前列的,基本上经理人班子比较强,像莫斌在碧桂园,方洪波在美的。老板还是在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但经营班子日常的事基本上解决了。当然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我们还是家族企业。我不觉得家族企业有什么问题,这是东方社会的一种文化传统,怎么样解决家族传承的问题?实际上我觉得是个历史难题,很难说有一定的标准。从商业模式上, 84派的商业帝国逐渐建立起来了,万向系、TCL系、美的系,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金融版图,今天在场下的各位企业家,你们也都是各种系,只是我今天没有放你们的案例,基本上实业加金融,实业加地产,比较齐全,应该说84派总体还是非常厉害的,基本上抓住了每一个时代的趋势。

84派的第二件事是产业升级。万向也好,美的也好,我们看到这些企业其实都出现了产业的升级。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也不甘落后,我们举了家电行业,传统家电行业一是他们自己搞,第二个就是和B、A、T互联网巨头合作,线上加线下,软件加硬件,互联网时代他们虽然没有做,但是合作还是非常频繁的。

92派:从黄金时代步入到了白银时代

黄金时代延续就是我们说过去20年地产的高速发展期,白银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既有产业的因素,因为整体上以地产为例,它进入了一个增长斜率开始放缓的阶段;同时政策变化非常之大,而政策的变化这次和以往都不同,可能持续的时间会非常之长。我们也举了碧桂园和万通的案例,比如万通,万通已经开始与中直系合作,碧桂园则开始多产业布局,路子是不大一样的。

99派:分化出现,赢者通吃

那么99派在干吗呢?99派的分化出现了,99派我们看到以阿里为代表的强势崛起,但同时我们看互联网时代的分化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从博客时代到微博时代,大家看,网易也干微博,新浪也干微博,搜狐也干微博,最后其实跑出来的就是新浪微博,所以互联网时代最后就是什么呢?头部化,胜者全得,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现在很多人喜欢总结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没落,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想可能我们干得还不如人家呢,最近十年互联网企业的迭代确实太快了。

15派:迅速崛起、迅速分化

最近十年诞生了最新的一代企业家,就是15派。2015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这批企业家迅速崛起,以滴滴、今日头条、共享单车为代表。那么这批企业家他们的命运如何?现在还无法定论,因为互联网的这种模式迭代很快,同时产业波动非常大。比如说今日头条,这是最年轻的企业家,非常年轻,80后。摩拜,最近刚被美团收购了。大家看,15派的企业家迅速崛起、迅速分化、尚未定型,还需要观察。特别5G时代的到来,这批企业我觉得还会进一步分化。

这批95派企业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站队。过去行业双巨头之间的竞争通过合并来解决,现在这些企业开始站队,一个是阿里系,一个是腾讯系。这样下去美团收购摩拜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要讲政治。如果说未来你为了抢占市场,跑马圈地,然后导致寸草不生的话,一定会引起中国公众和政府的更多关注,这时反垄断几乎不可避免。互联网巨头目前这种扩张商业帝国的方式,很可能会制约中国的技术发展和创新,继续下去对于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将不可避免,就是时间问题。其实互联网巨头不妨坐下来消停一会儿,安静一会儿。干吗打得不可开交?消耗了大量的资本,最后留给我们的只是几个好像非常绚烂的企业案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的资本蒸发掉了。

四、新时代:变化与挑战

最后简单说一下新时代。首先是中美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坐在世界第二的位置都不好受,像之前的日本。从中国纵向来讲,市场化确实有了很大的进展,尽管现在欧美实际上不大承认我们中国所谓市场经济地位。外部环境变化很大,前面有专家谈到了断崖式的恶化,我觉得关键是很多人对此没有充分的警觉。

然后是国内问题。房地产进入一个所谓白银时代,增长斜率放缓,在大城市出现一个存量时代。老龄化加上刚需人口不足,这是比较大的一个变化,但同时我们看到,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也已经到来。

政策面的变化,非常严厉,而且不会放松。地方政府融资受到约束,无论是平台还是PPP,其实都受到约束了。金融化宣告终结,去年上半年我就讲过,引用了刘禹锡那个话,叫什么呢?金融王气黯然收,整个这个行业进入了一个收缩、平稳发展、去杠杆、去泡沫的过程。这对于企业的影响立竿见影,整个融资成本上升,整个流动性环节收紧,再加上我们外部全球的货币政策开始回归常态化,整个流动性也是收缩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全部都收缩了。从监管上我们看到,金融监管变得越来越严厉。过去5年的股灾、债灾、房地产泡沫,其实给高层非常大的警醒。金融确实要服务实体经济,中国没法像美国那样搞金融,我们搞不了华尔街那套,否则不光会造成资产泡沫,背后是巨大的社会差异、社会分化、社会冲突。我们不能光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整个贫富差距,这是收入的流量,如果用资产存量来衡量,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资产的占有差距是急剧扩大的,这会造成社会天然的冲突,天然的不稳定。

新时代企业家的四世同堂,谁主沉浮?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四世同堂,四代同台,谁主沉浮呢?不知道,现在真的是不好说。

一方面84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2派还风华正茂,干劲十足。84派和92派干实业出身,他们经营更稳健,相对比较保守一些,但是对于产业的理解更深入。

现在最强势的应该是99派这批人,意气风发(需要稍微低调一点,现在大环境不大一样了)。但这批人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未来分化会更加严重。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阿里、腾讯现在已经是第一梯队了,百度、京东、360这些企业算是第二梯队,再后来的这些企业我觉得是第三梯队。

15派现在就闷声发财,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在于什么呢?就是监管环境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今日头条,内涵段子被下架。再比如说互联网巨头的跑马圈地,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15派的分化它是天然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如果有第二,那就合并到第一里边去。

总之,事情正在起变化,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所以这个时候谁引领未来的方向?我觉得数风流人物,还要十年以后回过头去再看。这句话讲得轻松,但对企业家而言挺难的。其实不到100亿市值的企业也不错了,很有钱,但是当你跟一个超过万亿级的企业家比较时,多少可能心理上会有一些异样的感觉。我没有做过这么大企业的老板,我不知道这个异样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资本是涌动的,所以资本家也是涌动的。企业家的辛苦在于这样一个周末的时间,还要学习,还要参加通衡10周年的聚会。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注定我们是被牺牲掉的一、两代人,只会劳动、只会干活、只会赚钱,不会生活、不会享受。我们处于前现代,还没有进入现代化,当然更不用说跟欧洲那样处于后现代化社会。今天说实话,让你在西湖边上喝一下午茶,如果让你坐在那儿发呆,或者让你在澳洲蓝天、白云、海滩住半年,我估计很多企业家基本上人就疯了,因为根本闲不住。所以处在这样一个时空底下,你会焦虑,你会焦急,就是特别忙碌,这不是你的原因,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原因。

今天把过去40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脉络,把这四代企业家发展的脉络给大家简单做一个梳理,供大家参考,总体上我觉得,如果内外环境保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中国企业、中国经济还是大有可为的,中国企业家我觉得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新老交替,一定会出现更多的世界级的企业家,我也衷心地祝愿大家,谢谢大家。

关键词: 企业家财经年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