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4日 20.6°C-23.3°C
澳元 : 人民币=4.54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被强行赋予政治意义的“台湾元素”(图)

2020-07-30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蔡政府上台后,加强“本土化”,要求文化部门建立“台湾文化影响力”,增加“台湾元素”的能见度。然而“台湾元素”到底是甚么意思?又或是甚么样的东西才够资格叫做“台湾文化”?似乎从未得到充分的讨论以厘清。

强调本土归属感,壮大文化影响力,确实是一种正道。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对“台湾元素”和“台湾文化”的定义不清,一些空有“台湾”之名的创作物滥竽充数,更限缩了“台湾元素”的内涵。

而在台湾文化定义未清的情况下,政治力的介入或意识型态的争斗,是否反而让多元文化并存的台湾社会在找寻定位,定义“台湾文化”的路上越走越窄?多维新闻将以“喊价台湾”为主题,通过系列文章加以探讨,此为第一篇。

“台湾文化”是什么?

若要分析什么是台湾文化,或许该从对“文化”的定义开始。简单来看,文化就是社会中的语言、文字、风土民情、生活习惯、思想、以及综合实力的加总,分别从物质、制度与精神层次构筑而成。

比如说,从中国大陆沿袭至今仍在台湾使用的注音符号教学与正体汉字、香火鼎盛的庙宇祭祀活动、大中国或台独思想、现行的法律制度与典章规范,这些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可看、可听、可用的都是文化的范畴。

被强行赋予政治意义的“台湾元素”(图) - 1

大甲镇澜宫妈祖绕境活动是台湾社会一年一度的盛事。(袁恺勋/多维新闻)

因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有史以来台湾就是海岛文化的代表之一,也因为台湾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及大航海时代以来对于贸易的重要性,使得台湾自16、17世纪以来就接受到包括大陆在内各方的文化“赞助”。

宋、元至明以降,除了原本就生活于此的原住民外,来自中原的移民、海盗陆续进入台湾与周边岛屿。明末清初,郑成功家族将此地规划为“反清”的基地,随后的郑经与辅佐大将陈永华将大陆的儒家文化、考试制度都带来台湾,并推动原住民的汉化与地方的保甲制,带来现代社会的基本雏形。

历经了郑氏家族与清代200余年的统治,台湾社会不但揉合来自大陆的文化,也有荷兰、西班牙的遗绪;再加上英、法等西方列强陆续在台设立领事馆、还有外籍传教士的推波助澜,在在都让台湾显得兼容并蓄。1895年后日本殖民台湾50年,让台湾原本就多元的文化更增添不同风味。

被强行赋予政治意义的“台湾元素”(图) - 2

郑成功与其家族将台湾视为反清基地,并带来中原的文化与制度。(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1945年后,台湾经历过战后的开放期与全球最长的戒严统治;而1970年代后的经济开放与逐步民主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来自东南亚各国的移工亦带来多彩的文化。在进入民主化的阶段后,国民党与民进党分别都在执政期间做出符合本身“认知”的文化工程,例如课纲屡遭修改即为一例。

近30年来台湾本土意识高涨,似乎正在进行一个从“中华文化”到“台湾文化”的典范转移,一窝蜂地追求“台湾文化元素”, 2016年蔡英文率民进党重掌江山之始,民进党政府就更加强调“台湾文化主体性”,近期甚至连“中华民国”都变成了“中华民国台湾”且刻意只强调1949年迁台后的民国历史,以此切断两岸的脐带连结。在这样的政治性语言下,却反而使台湾的概念更加限缩。“限缩”在台湾。

意识形态挂帅的文化建构

然而,问题在于,两岸的脐带真能够那么容易就切断吗?

如同前文所言,台湾文化的内涵广袤四海,但本土派与台独相关人士因亟欲追求台湾的“主体性”,因此自李登辉执政以来、到陈水扁政府与如今的蔡英文,“本土派”政治人物、学者与组织无不想方设法,课纲调整是一回事,欲将故宫台湾化、去中化也是选项,。

被强行赋予政治意义的“台湾元素”(图) - 3

台北故宫在民进党执政期间屡次成为去中国化行动的标的。(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但是,只会一味忙着割断脐带,就能更有效的定义“台湾文化”、找寻台湾元素吗?在政策主管部门文化部、以及部分背后主导政策的台独派对台湾文化定位都说不清、道不明的现状底下,只懂得进行“减法”,“减去”中国文化的作法,缺乏“加法”的台湾文化就陷入“无法定义”的理论混沌。

事实上,台湾文化结合了欧美、日本、中国、东南亚,特别是在全球化的现实之下,文化多元性更理所当然。但是,民进党政府对此现实却置若罔闻,而在当今充斥反中、抗中氛围的台湾社会,任何与“中国”有关对台湾的影响与介入都被“另眼相待,”连“中华文化”都被贴上标签,只是,这是“防患未然”或是建构“台湾文化主体性”的必经过程吗? 恐怕政府在背后有以此为名,遂行其稳固政治权力之目的。

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去中国化”来说,2007年陈水扁执政时,《故宫组织条例》将原本记载故宫文物是来自大陆的字样消除,换成来自“国内外”;而故宫南院的设立,本就蕴含着将故宫本土化与台湾化的意涵;2018年上任的院长陈其南甫就任即提出“故宫台湾化、故宫土著化”言论,甚至称北京故宫是“朝贡中心”。种种嘲讽式且与大陆进行切割的动作,就是民进党欲削弱两岸的文化连结程度。

然而,吊诡的是,民进党不是标榜台湾是个多元开放的海洋文化社会吗?但对于“中国文化”又明显因政治因素而有所抗拒。殊不知,若真要去中,台湾现今有多少地名、路名、甚至人名都需要调整,甚至也不再能使用现在用来书写的文字,因为这些都是来自中国大陆。

被强行赋予政治意义的“台湾元素”(图) - 4

台湾故宫前院长陈其南上任后,大力推动故宫台湾化工程。(中央社)

当一般台湾民众被问到什么是台湾文化?什么样的台湾文化能够推荐给外国朋友?有些人会认为,“台客文化”、“宗教文化”都是台湾文化,但台客最常使用的台语,是源自大陆福建的闽南话,而绝大多数台湾佛道教所祭祀的神祇,其实也多发源自大陆,就像妈祖信仰在台湾历久不衰,大考前许多考生还要去孔庙或文昌庙祈求一切顺利,希望来自大陆的至圣先师与文昌帝君能给他们带来好运。

被强行赋予政治意义的“台湾元素”(图) - 5

台北孔庙是许多考生在考前求心安与保佑的重要场域。(台北市孔庙儒学文化网)

其实,早在2004年民进党就曾推出“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文中明确表示,要“建立台湾主体性并非排外主义”,强调民进党“积极落实乡土、母语教育,认真推动客家与原住民族政策,重建了台湾文化主体性,既非为“狭隘的地方主义,更不是偏激的排外主张”;决议文也认为必须将台湾建设为全球多元文化国家的典范,要积极推动多元文化政策,并成为族群文化多样性之全球努力的实践模范。

然而,时至今日,只见昨是今非,过去的族群多元决议文,展现的是民进党政府海纳百川的雄心,但现下的民进党政府,只想着将不合己意的元素去除,认为剩下的就是台湾元素、就是台湾文化、就是台湾。

被强行赋予政治意义的“台湾元素”(图) - 6

蔡英文执政后,两岸关系一落千丈,台湾的各种去中化行动也渐次展开。(中央社)

其实,依循“台湾是多元文化的社会”这样一种概念出发,就该认知到所谓的台湾文化,是通过各个不同文化的加总而成,要说台湾文化是混合型、甚至杂交型的文化也都说得过去。这么一来,当民进党政府与台独基本教义派只会用“减法”来形塑他们认为的台湾文化时,也只不过是自打嘴巴,自相矛盾罢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