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毒、两种体制,我们真的无法“同呼吸”吗?(图)
盛夏的时候,一位在中国的朋友发微信问我:“刚才在新闻里看到纽约一场球赛里观众席上全是人,这疫情是过去了吗?”我说:“是啊,纽约每天确诊人数只有100多了,已经全面解封。”朋友听后非常震惊,说:“100多例还能解封?我们这里清零以后还要再等14天才能解封。”
纪录片《同呼吸》中的场景。Credit...HBO Documentary Films
中美在抗疫上这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在当下各地学校纷纷开学的时候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在美国的很多地方,这是疫情后改为远程授课以来第一次全体师生返校上课,虽然德尔塔毒株肆虐导致全美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再次飙升到超过16万,一些州仍然“处变不惊”,甚至发布命令禁止学校要求全员戴口罩。一些地区刚开学就出现了疫情暴发的迹象,卫生专家认为这与社区传播仍居高不下、校园内又未能实施基本预防措施有关。
而在中国,全国七日平均新增病例不到50例,本土病例目前再次清零,但仍有一些地方小心谨慎推迟开学,提供网课。照常开学的地区防疫要求也都很严格,国家卫健委规定,暑假曾出境或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中小学生需在返校前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有些地区的要求甚至更严,全员统一测核酸的有之,要求连测两次的有之,一些检测点出现了学生排长队的景象。
自疫情开始以来,中美抗疫风格迥异,不仅体现在政府举措上,也反映在民众的态度上——别国从上到下的做法往往让彼此感觉“看不懂但大受震撼”。这种差异被舆论归结为是政治制度使然。从像李文亮这样的医生因言获罪,到武汉封城、中国人为了抗疫的集体目标而牺牲个人自由,对民主国家的人来说似乎都无法容忍。而在中国人眼中,美国人以自由为名拒绝戴口罩、打疫苗也是民主国家里“自由惹的祸”。在各国内部,一些公共卫生措施也被打上了政治化的标签。最近中国医生张文宏提出与病毒共存的理念,被一些中国人攻击是受了西方势力的蛊惑;美国则有人将推广口罩的尝试与社会主义画上了等号。
如果说疫情之初,各国在抗疫策略上的不同还能大略用政治体制来解释,随着疫情延绵不断,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楚河汉界已经越来越模糊。同为西方国家,英国取消了所有限制措施 ,让民众自由地去承受“自由的代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采取的封锁隔离措施却严格到跟中国不相上下。即使在美国国内,也出台了通过所谓“疫苗护照”限制未接种者的行动范围,甚至针对特定人群强制接种疫苗等措施,这些之前在“自由国家”里似乎也很难想象。与此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可以轻易动用法令限制青少年打网游时间的国家,至少在白纸黑字的政策上,接种新冠疫苗至今仍属自愿。长沙地铁等部门一度对未接种疫苗的乘客进行登记,但在引起一场风波后这种做法已被叫停。尽管中国以零容忍模式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成功,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对这种做法失去了耐心。
在一部关于新冠疫情的最新纪录片里,旅美华人导演王男栿勾勒出了中美两国在抗疫时各自面临的挑战:中国的媒体异口同声强调“制度优势”,背后却是被牺牲的个体对自由的呼唤;美国新闻里播报的是反口罩示威活动上人们捍卫个人自由的豪迈宣言,背后却是医护人员含泪讲述的辛酸和无奈。
影片的最后假想了一个场景:时间退回疫情暴发之初,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通报发现了新病毒,美国和世界各国积极与中国配合防疫。如果真是这样,今天的世界或许将会完全不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历史学家亚当·图兹(Adam Tooze)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停摆:新冠如何撼动全球经济》(Shutdown: How Covid Shook the World’s Economy)中指出,“在新冠危机中,世界的决策者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他们集体无能,无法理解治理他们所创造的这个高度全球化、相互关联的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新冠疫情只是一次压力测试,全球将在未来面临接踵而至的气候、能源、污染危机,各国有必要总结惨痛的教训,共同编织一张更加民主、透明和平等的合作网络。
历史没有如果,但未来可以有。所以我不禁想问:如果人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如胡适先生所言“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心平气和地从对方的模式中学习一些可以移植到本国的经验,那今后的抗疫之路会不会顺畅些?毕竟,无论你生活在哪国,无论你愿不愿意,正如王男栿那部影片的片名一样,我们都得“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