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俄关系与西方传言不符(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俄乌战争,导致普京已经无力经营中亚,这给了中国实现自己中亚目标的难得机遇。中俄关系起码目前并非“上不封顶”。
当地时间6月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出席“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三次会晤,达成了王毅所称的“最重要的成果”,即:六国一致同意建立“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而更早前的5月30日,吉尔吉斯总统扎帕罗夫宣告:由于俄罗斯不再反对,商讨20多年的中国-吉尔吉斯-乌兹别克铁路计划将于2023年动工。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件事都是中国今年在中亚的战略性发展,过去都是因为俄罗斯的作用,中国难以操作,而今天的颠覆性变化,不能说和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争无关。
与此同时,另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是:就在第二天,一直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也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的迫切合作方向”会议。俄罗斯副总理阿列克谢•奥韦尔丘克6月9日在会上强调:“我们没有把任何东西强加给任何人。欧亚经济联盟不像被经常提到的那样,不是俄罗斯试图重新苏维埃化该地区和重建苏联的尝试。”他的此番话当然是讲给中亚五国听的,同时,这与前一天“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的建立,应该说关联密切。
考虑到俄罗斯一直视中亚五国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事实,因此近日中国与中亚关系发生的上述变化说明:中俄关系与西方传言不符,起码目前并非“上不封顶”。这一切构成了上周国际舆论的焦点之一。
俄罗斯已无力经营中亚
一直以来,中国对与中亚五国在能源和地缘交通乃至政治方面抱有合作的强烈愿望,中亚五国也是如此,但由于视中亚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俄罗斯的阻碍,这种合作一直难以拓展,实际上是以有限合作为主要行为方式。而当前的俄乌战争,导致普京已经无力经营中亚,这给了中国实现自己中亚目标的难得机遇。
中国自江泽民时代开始,在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时,俄罗斯便一直在其中发挥影响乃至干预。据当年参与相关工作的中方人员告诉笔者:在购买中亚能源、特别是天然气时,不仅购买的数量受到俄罗斯限制,甚至在修建输气管道时,俄罗斯都希望能由该国自己的相关公司来设计和施工。这一切导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一直处于有限合作的状态,例如,明明一年能从某国购买600亿乃至更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为了平衡俄罗斯,只买300亿。
而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使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并深陷其中之后,导致了两大直接后果:一是西方对其经济实施极限制裁,经济实力大降;与此同时,西方还封锁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陆上和空中交通,这使得俄罗斯事实上已经丧失了继续经营中亚的经济能力,哪怕是原先非常有限的能力。而且,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后果甚至还波及了中亚本身。吉尔吉斯前经济部长乌梅塔利耶夫曾表示,因为俄罗斯受到西方经济制裁,“我们国家作为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将会受损。我们依赖着俄罗斯日渐缩小的经济,这将尤其损害中小企业。”
在这种现实下,中亚当然愿意和中国合作。还有另一个背景是:欧美也出于自身战略目的而有意进入中亚。2月2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以“C5+1”的形式在网上召开了一次高级别会议,试图说服中亚五国改变政治立场并向美国靠拢,但中亚五国对此相当慎重,因为在俄乌开战的背景下,这会导致欧美从东部围堵俄罗斯,必然会引起俄罗斯对中亚五国的强烈反弹;而对中国来说,这样的麻烦和风险相对就要小得多。同时中国也有加快与中亚合作的迫切性,因为中国“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大多数是先抵达莫斯科、再转赴欧洲其他国家的,而现在因为俄罗斯被西方封锁了西进的陆上和空中交通,导致中国“一带一路”受阻,中国迫切需要经中亚开辟另一条铁路通道以进入欧洲。对俄罗斯来说,在当前如此被动的状况下,特别是在战略上被西方国家遏制和围堵,客观上也不便或无力阻止中国进入中亚。
中国对中亚的实质性进入从冬奥会就开始了。中亚五国领导人年初全部出席了冬奥开幕式,并分别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晤。其中土库曼斯坦与中国敲定了建设第四条直接输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而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则与中国谈成了建设一条由新疆通往吉尔吉斯和土库曼斯坦的铁路。目前中国首都外交圈有传闻称:今年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中国领导人可能于今年秋季访问哈萨克等中亚国家。
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即便年内俄罗斯可以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但其经济受到西方制裁和通往欧洲的交通受到封锁,仍然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因此对中国此番在中亚发展的前景,可以保持乐观。
中亚将有两个独立外交机制
“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的确立意味着,中亚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外交机制平台。一个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平台,包括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组织,以及独联体;而另一个则是“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未来值得高度关注。
“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虽然刚刚成立,但它有中国这个强大的经济体作为后盾,而且中方自身有主动的动力,因此未来无论是能源还是交通的合作,相信前景都会看好。同时这些项目也会给中亚带来不错的商业和地缘政治回报,因为按照任何标准,中国都是大买家,同时铁路交通的建设,也会进一步将中亚和中国、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让中亚走出前苏联的范围,走进更加广阔的地缘政治空间。
从另一方面看,中亚国家并不愿意被笼罩在大国博弈的空间内,更不愿意被大国所掌控。在俄乌战争中,中亚五国没有一国赞成俄罗斯的出兵行径,多公开表示中立或沉默。这一点对与中亚打交道的国家来说,有着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