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7日 14.3°C-15.9°C
澳元 : 人民币=4.54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常态化核酸免费变自费,清零让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组图)

2022-11-06 来源: 美国之音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中国的重要防疫手段,但近日不少省市先后调整检测的收费政策,除特定人群和特定情况外,大部分居民进行检测均需自费。

此举除了增加民众的负担,也使人关注 “动态清零”为本的疫情防控措施,会否导致地方政府入不敷支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常态化核酸免费变自费,清零让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组图) - 1
上海居民排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022年4月9日)

过去三年来,核酸检测似乎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重要的一环。在当局“动态清零”的方针下,免费检测被民众视为理所当然,不过,这种行之已久的机制近日出现转变。

据中国网媒《第一财经》统计,包括贵州、湖南、四川、甘肃、广东等多个城市和县区近期先后对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收费政策进行了调整,除了特定人群和特定情况外,其他居民进行检测均需自费。

新政策下各省市核酸收费不一

以湖南岳阳市为例,岳阳楼区的常态化核酸混管检测每次收费四元人民币。而四川宜宾单人单检每人次16元,混检每人次3.5元。

虽然地方政府强调不会强制居民测核酸,但由于中国民众进入部分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时需要有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居民为了省事只好掏腰包验核酸。有人认为,这等同变相强迫民众坐公交要额外付费。

日本国立静冈大学教授杨海英对美国之音表示,即使核酸检测从免费变自费让部分民众产生抵抗情绪,但是这种抵抗情绪也难成气候。

常态化核酸免费变自费,清零让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组图) - 2
日本静冈大学教授杨海英

杨海英说:“部分地方有逃亡或者消极抵抗的情绪,可是政府会动用所有暴力机器来对付他们。老百姓会乖乖的像一群羊一样去接受自费检查。”

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油管频道“岳戈南方浪”负责人岳戈表示,对于中国普通家庭而言,自费做核酸检测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岳戈说:“以每次单管检测要花三四块钱计算,三口之家一次就要12块钱。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比如说,流动人口很多,新冠病毒传染可能性很大,七天要做四次核酸检测,这对一些家庭来说会形成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偏远的城市。”

他指出,在新的收费政策下,老人和残疾人等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可能会被边缘化。

岳戈说:“有些老人家是没有智能手机的,也就耗在家里,不会出门做核酸检测。如果要收费的话,岁数比较大的人,还有残疾人会失去动力去做核酸。老人其实是所谓的新冠易感人群,却反而不去做核酸检测,这可以用事与愿违来形容。”

核酸筛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

岳戈说,目前动态清零还没看到尽头,中国不少地方政府很清楚,免费做核酸的政策不能延续下去。

岳戈说:“现在中国经济也不景气,让地方政府凭空去支付做核酸的费用,对于地方财政,尤其是财政本就比较困难的地区来说,压力是比较大的。超过七天四次这种频率的核酸筛查会对地方财政构成压力。在河南省郑州市,一个核酸筛查亭,就是比较普通的小亭子,采购的费用是一万到三万元人民币。综合算起来就是比较大的费用。此外,现在越来越多第三方的核酸检测机构,人力和物料的投入,某种意义上是给打了白条,给政府欠了钱。”

自费检测乃动态清零“松绑”先兆?

有人说,核酸要收费显示民众有权利拒绝做检测,甚至有人憧憬是解封的预兆。岳戈却认为,动态清零何时“松绑”取决于中国当局能否堵塞防疫漏洞。

岳戈说:“中国恰恰忽略了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易感人群包括老年人和孩子。对老年人的保护是当务之急。上海疫情封控带来的教训,香港第五波疫情所带来的经验,就是说要对易感人群加强保护。是否解封的关键还是对易感人群的保护,疫苗的接种到怎样的一个程度。”

在中国各地政府陆续恢复核酸检测自费的同时,多个地区则放宽搭乘火车和飞机的核酸要求。早前广西南宁取消出入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桂东铁路11月1日也发出乘坐火车不需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的通告。

日本静冈大学教授杨海英认为,核酸自费和放宽交通核酸要求两种政策同时出现,突显了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尤其是贫困的省市,为了应付核酸检测带来的庞大开支,只好向群众开刀。

不过,11月4日上海一场会议上有流行病学专家透露,“动态清零”政策将很快出现实质性变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首席流行病学家曾光在会议上表示,中国开放的条件正在累积中,尤其是新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至于中国会否如外界所预期,在明年三月初召开两会后,采取开放政策,曾光回应说,未来半年中国将推出许多新政策。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