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轻轨施工围城!华人餐厅被迫停业两年,“我们撑不下去了,只能转型自救”!(组图)
2025年2月,堪培拉市中心的轻轨2A阶段工程正式启动,但这场“城市升级”的背后,却让沿街商家陷入生存危机。
伦敦环道(London Circuit)沿线多栋建筑被围栏封锁,停车场关闭,交通改道,人流锐减。
华人经营的餐厅、咖啡馆首当其冲,有的被迫停业,有的艰难转型,直言“看不到尽头”。
“熬过这两年,才有曙光”
知名法式餐厅Saint Malo的老板Rulla Bakri含泪宣布,餐厅将从2月15日起暂停对公众开放,至少持续两年。
这家经营了三年的餐厅,因轻轨施工导致入口被封、顾客无法抵达,客流量暴跌至无法维持日常运营。
与其相邻的酒吧Alia(由Bakri的儿子Jamahl经营)同样面临困境,最终决定转为仅接受私人活动预订和外卖服务。
“如果继续开门迎客,我们只会彻底倒闭……现在唯一的希望是熬到2026年施工结束。”Bakri一家无奈表示。他们计划利用现有场地承接婚礼、宴会等活动,并通过厨房提供外烩服务,勉强维持现金流。
轻轨施工围城:封路、改道与“消失的客源”
伦敦环道自2月5日起全面封闭北伯恩大道(Northbourne Avenue)至爱丁堡大道(Edinburgh Avenue)路段,预计2026年底才重新开放。
施工期间,轻轨轨道将延伸至联邦公园(Commonwealth Park),并新增爱丁堡大道、City South和联邦大道三个站点,但正式通车需等到2028年初。
封路导致周边停车场关闭,仅保留部分区域。外卖司机频繁迷路,配送时间延长至45分钟以上;顾客因找不到停车位而放弃光顾。
华人咖啡馆Fav Cup的合伙人Praewpitcha Chinsamai坦言:“司机连我们的位置都找不到,周末人流更是少得可怜。”尽管困难重重,她仍对轻轨未来的便利性抱有期待:“长远来看,这对社区是好事。”
商家自救:有人悲观离场,有人咬牙坚持
并非所有商家都选择停业。咖啡馆Roy Jr.的老板Nick Toze显得相对乐观:“施工围栏反而把行人引到我们门口,未来轻轨站就建在店前,两年忍耐值得!”他的客源以周边办公楼员工为主,暂时未受重创。
然而,更多小企业主难掩焦虑。轻轨施工被归类为“不可抗力”,依据《民法典》,政府无需对正常施工导致的经营损失进行赔偿。商家既无法索赔,也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只能自行承担风险。
争议与启示:城市发展中的小企业之痛
轻轨工程是堪培拉近十年最大基建项目之一,2A阶段耗资数亿澳元,旨在打通市中心至联邦公园的交通动脉。
但施工周期长、波及范围广,已引发多次争议。2023年,类似工程曾导致Civic区暴力事件激增,警方疲于应对;2024年,Parramatta轻轨延期开通时,当地企业也曾集体抗议。
ACT政府虽设立工作组缓解交通拥堵,并为商家提供绕行指南,但实际支持有限。有华人业主建议:“政府应学习加拿大,为小企业提供租金补贴或低息贷款,帮我们渡过难关。”
未来何去何从?
对Bakri一家而言,两年停业是一场豪赌。若客源流失、口碑淡化,重开后的生存仍是未知数。而轻轨2B阶段(通往Woden区)的谈判仍陷僵局,工期可能再延五年,更多商家或将卷入这场“持久战”。
结语
城市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小企业的挣扎与呐喊不应被忽视。堪培拉华人商家正以韧性应对挑战,而他们的故事,也是无数移民创业者的缩影——在异乡扎根,既要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