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1日 16.9°C-19.7°C
澳元 : 人民币=4.65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1天前 来源: 留学杂志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2020年9月,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肆虐,我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往法兰西的航班。十六个小时后,我的留学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两年时光,不长不短,足以让我这个异乡人沉浸式地体验一场“流动的盛宴”——塞纳河畔的旧书摊、新桥上惊飞的海鸥、慕什游船的美丽日落,还有莎士比亚书店里爱看书的小猫,都变成了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1

莎士比亚书店

01

法国人抗疫:

“不撞南墙不回头”

2020年夏天,我被巴黎大学(现更名为“巴黎西岱大学”)的文学专业录取,一边在家收拾行装,一边畅想美好的留学生活。我不再持续关注新闻,就好像2019年冬天席卷而来的新冠疫情已经变成了“过去时”。但家长们却不放心,每天盯着手机上的华文报道,旁敲侧击地告诉我“法国有点儿危险”。

“危险?这都防控几个月了,能有多危险?”我不耐烦地嚷嚷着,瞥了一眼妈妈递过来的手机屏幕,差点吓得晕过去——日增两千?!我突然有些慌了,但仍不肯放弃即将成真的“留学梦”。很快,学校就发来了线下报到的邮件。不想当“失学儿童”的我,就这样登上了飞往法兰西的航班。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2

巴黎西岱大学

初到法国,我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感染新冠,连如何就医都不知道。不过,正所谓“入乡随俗”,我逐渐学会了跟病毒和平共处——在这里,除了口罩和消毒凝胶是标配,生活一切如常。外有明媚阳光,内有热闹酒馆,巴黎城人人佛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餐厅依旧热闹、地铁依旧拥挤、房间里依旧放着动感的音乐......

可惜,新冠病毒并没有被法国人的“无所谓”打倒,日增病例很快破万,一度把法国送上了“欧洲疫情中心”的宝座。直到这时,法国政府才开始有所行动,关闭学校、实行宵禁、再次封城……因此,我对法国人的第一印象是“犟”——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最初,我有些无法理解他们在特殊时期的这种松弛和乐观,但后来我发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犟”其实是深植于法国文化中的自主精神——即使在危机中,也尽可能让日常生活不被完全改变。慢慢地,我也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看待生活,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困境中保持从容。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3

塞纳河畔

02

法国人休假:

夏天到了,打工暂停!

新冠疫情期间,我在巴黎上了一年网课,虽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次年夏天。随着疫苗的问世与普及,政府放松了管控,除了露天场所,博物馆、餐厅等室内场所也陆续开放,我才有机会“夺”回真正的留学生活!

研一结束的暑假,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南法旅行。在那里,我深深体会到了法国人对假期的迷恋。事实上,每到夏天,像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就会变成“空城”,人们纷纷涌到海边享受日光浴去了。我学法语时,老师曾讲过一个笑话:“在法国,夏天不出去度假,是会被嘲笑的。没钱度假的人,也会在阳台上把自己晒黑,好在复工时显得不那么另类。”当我站在南法的海滩上,看着眼前尽情嬉戏的人群,才真正领悟到这段话的深意。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4

夏日海滩

法国的自然环境很好,人工干预较少,山川、河流、海洋等都保持着原始面貌,让我这个从小在海滨城市长大的人也大开眼界——从未见过如此清澈、透亮的“玻璃海”,更不要说,还是渐变色的呢!而夏天,也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天气最好、万物最丰茂的季节,面对大自然赤裸裸的“诱惑”,谁还能安心坐在电脑前工作呢?大家都想扑进亮闪闪的大海,在太阳的注视下,酣畅淋漓地嬉戏一场。

03

 法国留学:

普通孩子的“平替赛道”

法国虽小,却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热门留学国家。除了优厚的福利待遇,自由、平等、包容的学术环境也吸引了大批国际留学生。在巴黎,外国人随处可见,处处都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5

巴黎街头

就福利待遇来说,法国公立大学免学费,留学生每年仅需支付几百欧的注册费和九十余欧的保险费用。除此之外,政府在生活上为留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医保的报销比例高达70%,留学生还能申请补充保险,实现医疗免费;留学生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百到三百欧不等的租房补贴,极大地缓解了房租压力;此外,很多文化场所都对居住在欧洲的年轻人免费开放,如卢浮宫、凡尔赛宫、罗丹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每到夏天,巴黎政府还会发Pass Jeunes,这是专门为14至25岁学生提供的暑期福利,有了它,原本要收费的体育、文化活动也能一键免票/优惠参与。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留学性价比超高。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法国很适合文科生——丰富多元的人文环境自不必说,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沃土。以我所在的文学专业为例,学校很注重多学科交叉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许多课程涉及哲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相应的研讨课。在课堂以外,老师们也很尊重学生的研究兴趣,鼓励我们独立思考、大胆表达,在自己真正喜欢、擅长的领域快乐耕耘。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6

虽然我本科学的是法语专业,但高难度的文学专业学起来还是略显吃力。第一学期,我过得十分辛苦,很 难跟上课堂节奏,只能靠课后借笔记“苟活”。我的导师察觉以后,特意发邮件安慰我、鼓舞我,并且经常表扬我。最令我感动的是,导师不仅关注我的学业,还用心发掘我的闪光点。

坦白说,我不是一个做学术的好苗子,理论知识学得一塌糊涂,只是因为对语言和文字充满热情,才选择了文学专业。导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从此开始毫不吝啬地夸赞我的法语水平和写作风格,真诚地告诉我:“你一点也不比母语学生逊色!”于我而言,我的导师就像法国版的藤野先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鼓励和支持,我才能一点点地重拾信心,最终以不错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7

樱花季

04

课后生活:充满艺术气息

巴黎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宝藏城市,在这里,艺术与生活共同呼吸。

晴天的时候,我格外喜欢沿着塞纳河散步——河畔的旧书摊是巴黎的标志,有心人或许能从中淘到绝版书籍;而塞纳河上的新桥则是我最喜欢的观景点,视野开阔,时不时飞过的海鸥为它增添了几分灵动;傍晚时分,乘上慕什游船,静待日落为万物披上金纱,听风声、水声、人声和谐地融成一曲;偶尔,我也会去莎士比亚书店,在书墙间缓慢穿梭,再去看看那只爱打盹的慵懒小猫。

远赴法国留学的我,体验了一场令人迷恋的“流动盛宴”...(组图) - 8

新桥风景

这些琐碎的生活瞬间,不再是电影里渲染“巴黎情结”的浪漫桥段,而是我日常的课后生活。

两年时间转瞬即逝,硕士毕业后,考虑到专业的局限性,我决定先回国就业,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法国。在这场时光之旅中,幸运有之,遗憾有之。真实的留学生活并不完美,我也曾在挫折面前彷徨失措,质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选择,但既然选择了,就只能去面对它。坚持不懈的努力、乐观开放的心态,是解决所有困惑的万能模板。而法国,早已用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我,使我情不自禁地在心底为它建立了一块“自留地”。我会永远怀念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