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8日 23.2°C-25.4°C
澳元 : 人民币=4.53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墨雨云间》吴谨言的头上为什么要戴“浴帽”?

2024-06-12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日,电视剧《墨雨云间》热播,不少网友表示被吴谨言饰演的复仇大女主“爽到”。但在第七集中,她与明义堂其他学员在学堂亮相时的”校服“造型,却被许多网友戏说像是戴了个厨师帽,或是浴帽。

图源:墨雨云间官方微博

事实上,这种“厨子”发髻在古代不但有一席之地,甚至还男女通吃,是古人的常用发型。

古代版“丸子头”?

这种在头顶用头巾包发的发髻在古时叫“包髻”。

在《墨雨云间》以前,都是讲述宋代故事的《梦华录》《为有暗香来》两部电视剧中,也使用过包髻造型。不过她们用彩色的绢或纱来包裹发髻,还配以珠花点缀,看起来典雅又淑女,并不像戴着一个“厨师帽”。

图源:梦华录、为有暗香来官方微博

习惯了古装剧中女性角色满头朱钗的妆造,这种用布巾装饰的发型让网友感到耳目一新,也引起了许多讨论。

其实,用巾裹发的习俗在秦汉时便有了。我们现在在赞美女性时使用的“巾帼”一词,其实就是秦汉时女性所戴的一种头巾。

头戴巾帼的东汉哺乳俑|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而在宋代,女性戴巾的主要方式则是包髻。作为宋代特有的发式之一,包髻的制法是先在头顶将头发盘成髻,再用色绢、缯一类的布帛将发髻包裹起来。在戴巾时,需要先将布帛对角折叠,从额前向后面缠裹,再将巾角绕到额前打结。在《观灯图》《浣月图》等画作中,都可以看到女子梳着这一发髻。

图源:《宋代女子常服造型研究》

但包髻能被当时的女子所钟爱,肯定不是以“厨师帽”这个单调的造型。

包髻的特征在于利用布帛的包裹技巧,将发髻包成各式花形,甚至做成浮云等物状,并饰以鲜花、珠翠等装饰物,整体造型美丽典雅。

从学者整理的宋代墓葬壁画资料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包髻的诸多形状制式——有“山”字形、扇形、浮云形等等。

图源:《宋代壁画墓人物服饰研究》

从关汉卿在《驻马听·官人石碾连珠》中提到的“夫人每是依时按序,细搀绒全套绣衣服,包髻是缨络大真珠,额花是秋色玲珑玉。”可看出,官员人家的贵妇人会用璎珞、珍珠等首饰点缀包髻,这样的发型自然要比”厨师帽“华贵漂亮许多。

不过,《墨雨云间》中的包髻倒也并非都是”厨师帽“造型。剧中侍女和夫人的包髻便如我们上述所说,用了彩色的绢或纱来包裹并点缀了珠花,看起来就顺眼多了。明义堂那一幕的“厨师帽”造型,或是为了配合那一身朴素的“校服”。

图源:《墨雨云间》截图

总之,包髻本质上不是丸子头。它可以被包成许多形状,高度也随着发髻的高度而变化。

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头巾、再点缀上各种珠花,包髻成为一种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发髻样式,被下至厨娘、上至贵族女性都广泛地使用着。据学者整理,北宋的8座壁画墓中就有27位梳包髻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却都梳着包髻,足可见包髻在宋代是多么流行了。

除了盛行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宋代,像包髻这种用巾包发的造型还渗透进了宋杂剧等戏曲界,而且十分流行,演变成各种造型的“诨裹”。

诨裹专指戏曲演员戴的头巾。佩戴诨裹时,戏曲演员可不会将头发老老实实地盘成发髻,而是以一种滑稽的方式用头巾对头发进行缠裹,从而帮助其扮演滑稽搞笑的人物角色。

《戏曲文物研究散论》 中形容诨裹说 :“至宋金杂剧院本,演员更喜欢戴结成各种滑稽形状的头巾——诨裹,有三角形的,尖顶的,高耸的······总之, 无奇不有。”这就可见诨裹造型的奇特逗趣。

丁都赛杂剧砖雕|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河南荥阳市东槐西村北宋石棺杂剧线刻图|图源:《河南荥阳北宋石棺线画考》

从以上砖雕和线刻图可以看出,杂剧演员确实会将头巾缠成朝天状、尖顶状等滑稽的形状。这种装扮最多出现在正杂剧中担任的副末色和副净色的演员头上,因为他们主要负责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头巾会以这种造型进入戏曲界,也可见在宋代用巾裹发之流行了。

在宋以后的其他朝代,包髻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着,在不同时期演变成不同的具体形态。比如明朝时已婚妇女常用的正装发式”䯼髻“,便是由宋元妇女喜欢包髻和戴冠的传统演变而来。这种发型综合了冠与包髻,是用织物打造成假髻戴在头上,再在上面装饰不同的珠花,相当于是包髻的假发版本。依据主人的财力与使用场合,䯼髻可以使用头发、布帛、绉纱、金银等不同材质来制作,相比于包髻能更直观地展示使用者的身份等级。

明代金丝䯼髻|图源:视觉中国

古代男性的最爱发型

其实不光女子,古代男子使用头巾包发的行为甚至更普遍。

自汉代时男子便习惯用巾包头,那时这种头巾被称为幅巾。由于汉民族有蓄发的习惯,因此汉族男子为了方便劳作,常用一块布帛从前向后裹住头发,并在脑后打结固定。这就是用布巾裹发的早先形态,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方法,相当于是低配版的女性“包髻”。

到了宋代,用巾包发在男子中更是流行。据学者考据,宋代墓葬壁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男性首服便是巾。具体可分为巾屋低矮、造型不规整的软巾;巾屋较高、材质较硬的高装巾子和在双耳和脑后戴披拂的笼巾。

软巾是当时的男子日常佩戴最多的,且与女子的包髻一样,无论是地主富户还是仆人侍从都能佩戴。由于软巾与幅巾十分类似,其佩戴方法也差不多,但软巾是在额顶打结,且后部的发髻会微微突出向后倾,就如下图这般。

图源:《宋代壁画墓人物服饰研究》

高装巾子顾名思义,则是巾体较高的一类头巾。在宋代十分流行的一种高装巾子是东坡巾,这是一种四角方正的头巾,有点像方形的大帽子。由于这种巾子以文豪苏轼之名命名,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追捧。

图源:《宋代壁画墓人物服饰研究》

笼巾则比较特殊,它有垂在耳旁和脑后的软巾,将整个头部都半包裹住。

图源:《宋代壁画墓人物服饰研究》

总之,头巾在古代几乎是男性最常使用的“发饰”之一了。虽不及女性首服那样五彩斑斓,男性头巾也在不断演变出新样式,在各个朝代流行着。

除了头巾,古代男性的另一个主要首服则是幞头了。不过,幞头却也是由头巾发展而来的。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男性幞头造型|图源:影视剧截图

相传幅巾在北周时被武帝所改良。他在原先方形的幅巾上裁出四根带子,成为“脚”。在使用这种头巾裹发时,要先将巾帕覆盖在头上,然后再用四脚中的两个朝前包抄,在额前打结。另外的两脚绕至头后,打结后使其自然下垂。这种四脚幞头是后来常见的幞头样式。

到了隋唐,人们开始在幞头里用藤、竹等材料做骨,用于支撑幞头和固定形状。这种硬挺的幞头开始演变成一种帽子。与此同时,在材质上,唐人也取用罗、纱等更轻薄透气的材料;幞头脚的长度也逐渐增加,从最初的“垂脚”或“软脚”演变成了“长脚罗幞头”,幞头的样式逐渐丰富起来。由于脱戴方便和外表美观的特性,幞头受到宫廷内外和社会各阶层的欢迎,逐渐成为百官士庶的常服,甚至皇帝也会佩戴。

宋代人对幞头的改良主要集中在对幞头脚的改变上,形成了局脚幞头、卷脚幞头、曲折幞头、无脚幞头、展脚幞头等多种样式。

(左至右)局脚幞头、卷脚幞头、曲折幞头、无脚幞头|图源:《宋代壁画墓人物服饰研究》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出现的两脚平直细长的幞头,就是展脚幞头。虽说多见高官大员戴这种幞头上朝,但实际上佩戴这种幞头并没有等级限制。乐工、仪卫、门吏等人也皆可佩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提及“(幞头)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图源:《清平乐》官方微博

幞头虽然自隋唐便开始进入官服体系,但并未被指定为官帽,还依然通用于社会各阶层。幞头成为正式的“乌纱帽”,是始于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此时,由幞头演变而成的“乌纱帽”才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无论是软巾还是硬幞头,都是我国古代男子常常佩戴的一种首服,其在男子中的盛行程度甚至胜过女性。这或源于男性没有女性那么多朱钗发饰可以选择,只能用头巾来装饰和裹发。

可以看出,使用头巾的习惯盛行于上至高官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之中,在女性、男性和戏曲界都不断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这些造型如今出现在影视剧中,让观众得以窥见更加“还原”的历史场景和人物画像。

参考文献

[1]金雯.宋代女子常服造型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20.

[2]李蕊.宋代壁画墓人物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3.

[3]张彬.宋杂剧首服“诨裹”的形制与流行原因[J].艺术设计研究,2024,(01):61-67.

作者:宋骐羽

编辑:田纳西

值班编辑:敏敏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