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0月31日 7.5°C-9.5°C
澳元 : 人民币=4.69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南方涝灾,北方旱灾,今年天气为什么这么怪?

2024-06-27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华南、江南多地出现了强降雨过程,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安徽等地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情。而与此同时,华北、中原多地又遭遇了大范围高温热浪过程,造成了严重的旱情,其中北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达 40 至 42℃。

这样的极端天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南方的洪涝和北方的干旱有联系吗?未来这样的极端天气会不会越来越频繁?

2024年6月以来全国总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气候中心

2024 年 6 月以来全国气温偏离常年同期的距平(单位:℃),可以看到华北、中原多地显著偏高。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气候中心

南方强降雨

是由什么直接导致的?

造成南方大范围、持续强降雨最直接、重要的原因,是偏强、偏南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量被夏季风携带来自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的水汽经由副热带高压西侧、西北侧边缘的偏南风、西南风进一步输送向华南地区,当水汽和北侧高空干冷气团相遇时就形成大范围降雨。

更特别地,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显著偏强,这不仅让水汽输送量进一步增大,还能让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稳定地在其北侧交汇,这导致了降雨不仅偏强还长期在某一区域持续徘徊,造成极端的累积降水量与洪涝灾害。

自6月17日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向西伸展与北抬,相应地,强降雨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北移——从南岭、福建山区移动到长江中下游沿岸区域,但依然相当强盛,也进一步造成了安徽南部等地的强降雨过程。

此外,南方山区广布,当暖湿气流遇到复杂的山区地形时,也会出现地形抬升等效应,导致局地的降雨进一步增强,这也是最近多地山洪、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北、中原的高温过程

是由什么直接导致的?

华北、中原地区高温热浪过程集中在 6 月到 7 月上半月,成因多为对流层中高层的暖高压(脊)本身或前侧的西北气流。当处在这一情形下会出现下沉运动与晴朗、少云的天气,不仅地面得以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同时下沉压缩时的绝热增温,能让干热气团进一步发展增强。

今年 6 月上旬以来的高温事件也符合上述情形——以 6 月 9 日~15 日高温最集中时段进行分析,会发现我国西北、华北、中原等地正是在中亚到乌拉尔山一带对流层中层强烈暖高压的前侧,出现了显著的下沉气流,并在华北一带贴近地面的对流层低层出现了显著的暖气团,造成了本次高温过程。

除此之外,城市热岛有一些地形效应,如西北气流翻越太行山时在背风坡一侧华北平原进一步下沉增温,也加剧了高温热浪。

今年南方洪涝

和华北、中原的高温热浪有关系吗?

今年差异如此巨大的“南涝”和“北旱”之间,存在联系吗?其实正常来说,这种天气布局主要受大气环流季节性分布特征影响,常年如此。但是今年的不同之处在于,影响今年气候特征的,还有2023年夏季至2024年春季的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不仅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显著(持续 5 个月偏高 0.5℃ 以上)偏高的现象,这些偏暖的海水还会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与更遥远的海洋,成为数月到数年的时间范畴里,影响全球气候的最重要因子之一。

虽然今年春季以来厄尔尼诺事件出现了明显衰减,如今已基本结束,但我国恰恰在厄尔尼诺事件衰减时受其后续影响最为明显——如它导致的热带大西洋、印度洋等区域的偏暖,通过众多机制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与偏南,而偏暖的热带印度洋也让海洋蒸发与水汽量增强,共同导致了南方多地强降雨。

与此同时,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其北侧冷暖交汇的降雨带也明显偏南,更长时间停留于南方,而让北方更容易受到北侧西风带内暖高压脊影响,不仅造成了多次高温热浪过程,也让华北、中原多地降雨长期偏少而出现了明显旱情。

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与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有关?

自本世纪以来,全球表面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并不断刷新观测史记录,以此为代表的气候变化也愈发进入公众视野。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也在这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里有关?

答案是肯定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单次高温热浪、极端暴雨事件里没有必然的作用,但根据最近数十年的观测和模式模拟,已认为极端事件强度愈发增强、频率愈发增高的总体特征则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联。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的影响,不仅在于平均气温的升高,更在于气温偏离常态的极端性(统计学以方差/标准差衡量)显著增强;而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 2021 年进行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提及,在全球平均温度高出 19 世纪后半叶 1℃ 的当前,高温热浪事件的频率已是 19 世纪后半叶的约 2.8 倍;而如果再进一步增暖 0.5℃,频率则将是 19 世纪后半叶的 4.1 倍。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提及的 1850-1900 年(基准)、当前(高出基准 1℃)与未来不同可能情形下的高温热浪频率与强度变化。图片来源:IPCC

虽然我们无法精确预测未来数十年内每一次洪涝与高温热浪过程的区域、持续时间和程度;但可以明确的是,在这样的气候变化下,未来数十年这样的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降水事件在全球的总体频率将愈发增多,且极端程度也将显著增大,对更多的人们会产生显著影响以至威胁。面对如此破碎的未来,我们已没有置身事外或回避的选择,唯有携手迎面。

策划制作

作者丨风云梦远 复旦大学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生

审核丨张涛 中央气象台(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