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养、情史乱、刻薄怼顶流,这女魔头还要欺哄多少人!(组图)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亦舒梦。
永远精致、得体、姿态好看。
一身素净,嗜钱如命。
举止优雅,来去潇洒。
她笔下的形色女性,成了女孩们心中的标杆典范。
她缔造的亦舒世界,成为了几代女孩的恋爱圣经。
她说做人最要紧的,是姿态好看。
不过,她本人的姿态,却好像失了些体面。
和丈夫反目、与亲哥决裂、跟侄子隔辈互骂,要多刻薄有多刻薄。
手持一把亮闪闪的匕首,吓得前男友分手多年仍心有余悸。
最为人所指的,还是一桩五十年前的“弃子事件”......
儿子终其一生苦寻生母,生母却反问他:
“你父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你还要来浪费她的后半生吗?”
到底是追求自由的独立女性?
还是醉心名利的弃儿毒母?
要找到答案,就得从1961年说起......
(70年代香港)
那年,亦舒十六岁,听说投稿有钱拿,就把日记投给了《西点》杂志。
结果一投即中,从此开启了写作生涯。
(《西点》193期)
出文集、写连载、登杂志。
其他同行熬到三十几岁方能做到的事,亦舒中学时期就玩过一遍。
玩到全香港杂志都争着来讨稿子。
讨到倪匡这,倪匡沾沾自喜,跟金庸古龙吹嘘:
“我们家阿妹现在可出息了,和她约稿都找到我这里来了”
(左二 金庸 右一 倪匡)
于是乎,金庸古龙这一班朋友,都宠溺这个小小才女。
全香港的出版社都给她顺毛:
“不要得罪亦小姐,她未够年龄,杀人不用偿命的”
众星捧月、万芒拱辰。
就是亦舒中学时期的写照。
中学毕业后,亦舒连大学都懒得上,直接跑到金庸的《明报》上班:
“反正稿费就够养活我了”
也是在明报期间,她爱上了一个让她神魂颠倒的男人,那是她唯一儿子的生父。
也是日后她口中,那个“浪费了我前半生” 的男人。
蔡浩泉。
才子,尤其是落魄才子,对亦舒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从见面的第一天起,亦舒就发动了猛烈攻势。
蔡浩泉非常冷淡,毕竟对一个未成年小姑娘,他提不起多大兴趣。
但亦舒有种初代港女的勇劲,蔡炎培说她:
“你越不理她,她越要吸引你注意”
(蔡炎培)
亦舒十八岁那年,要和蔡浩泉结婚。
全家极力反对,亦舒以自杀相逼。
最终,两人随便摆了一桌,请共同好友吃了顿饭,就算是婚宴了。
婚后亦舒马上就怀孕了,十九岁那年生下了儿子。
取名为蔡边村。
嫌隙就此而生。
亦舒过惯了高消费的生活,稿费大把赚大把花,蔡浩泉画了三年画,仍旧是个穷书生。
穷,在恋爱期是感情催化剂。
在婚姻中就是百事哀的源头。
两人最终在争吵和怨怼中离婚。
蔡浩泉带着一岁的儿子离开了香港这个伤心地。
这年,亦舒21岁。
就在亦舒婚变的同时,另一对佳人却是如胶似漆。
郑佩佩,岳华。
岳华英俊温柔、身材高大、又极尽温柔。
即便后来分手多年,几经婚变。
回想起岳华,郑佩佩仍旧满是柔情:
“他是对我最好的人”
她并不知道,这个“对她最好的男人”,很快就不是她的男友了。
因为,他们遇到了亦舒。
初相识时,三人感情颇好,处处同行。
每次分别,都是郑岳两人先送亦舒回家,每到楼下,亦舒都说自己有夜盲症,一个人上楼恐怕会踩空。
郑佩佩不疑有他,反倒催促岳华去送她上楼。
后来的走向,就像亦舒笔下的《叹息桥》
羡明借卓敏之手接近李平,然后爱上李平,把卓敏抛在脑后...
郑佩佩,就是那个被抛诸脑后的卓敏。
而在郑佩佩远走海外后,亦舒和岳华陷入恋爱。
全港舆论沸腾,亦舒怡然自得。
将两人合照刊到《明报周刊》封面,标题她都想好了:
亦舒为什么爱岳华?
亦舒一只妙笔,把岳华夸到了天上:
“他是好人,好人的脸,好人的性格”
“谁都知道,占了岳华的便宜,不会有后顾之忧"
“我不会查中文字典,岳华就是我的字典”
“他健康而快乐,是这世界上罕见的例子”
于是乎,这个当时邵氏最能赚钱的男演员,身上有多了一个抹不掉的标签:
“亦舒的男朋友”
后来,他成了亦舒的丈夫。
再后来,他被亦舒吓得离了婚。
这就不得不提起郑佩佩了。
杂志上登郑岳两人的合照,亦舒就撕掉那一页。
岳华采访时提到了郑佩佩,回家就发现衣服被亦舒剪成碎片。
最悚然的一次,是亦舒把一把匕首插在了岳华睡觉的位置。
郑佩佩曾给岳华写信,亦舒知道后,直接把信刊到报纸上,导致郑佩佩婚姻危机。
岳华再也无法忍受,提出离婚:
“伤害我不重要,伤害别人的家庭就是太过分”
后来亦舒跪在地上求他原谅,还是无济于事。
舆论纷至沓来,但亦舒毫不在意:
“假使有人说他恨我,我不会担心,太阳明日还是照样升起来,花儿还是照样的开。”
她不但毫不在意别人的讨厌,还自然而然的讨厌别人。
别人赞她文笔好,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
她十分鄙夷:
“琼瑶是给小女生看的,提了都多余”
港大票选最喜欢的女明星,赵雅芝第一。
她嫌学生仔没品味:
“忽然觉得当年进不了港大,简直是太幸运的一件事”
张艾嘉想进军导演届,她当头一盆冷水浇过去:
“女明星有两个通病,一、误以为青春永驻,二、老想假装有学问”
侄子倪震要和大美女李嘉欣谈恋爱。
她看不顺,评李嘉欣:
“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两人眼看着要好上了,她写文预测:
“与其再走上10年而问题犹在,不如分手”
两人分手后,她还要再补一句:
“再过10年,也是如此啊”
(多年以后,倪震李嘉欣大方合影)
后来,姑侄两人更是痛痛快快的骂了一场。
倪震写文讲述童年孤独,亦舒不乐意,写文回击:
“震侄的事业不去说它,他的童年,在我的目光看出去,怎么好算不愉快!”
倪震自然不服,写文回怼:
“我童年愉不愉快,且不说它,但记忆中的姑姑,却从来不快乐!”
“姑姑亦舒,10多岁便出走结婚,生下小朋友,可惜,几年便离婚收场。”
“自少家贫、少年反叛、早婚产子、离婚反目、怀才未遇,种种不如意,都随着满天藤影狠狠发泄出来,化作侄子的一身血痕!”(其实是倪震偷藏亦舒印章,亦舒打了他)
这场轰轰烈烈的骂战炒下来,亦舒和倪震可谓老死不相往来。
连带着,和哥哥倪匡也成了陌路人了:
“已逾二十年未通任何音讯。最后一次通话是五十岁那年”
这次骂战是亦舒最后一次活跃在公共论坛。大家对她的印象就停留在“和港大教授结婚,试管手段生女”上。
直到2013年,大家才知道,原来很多年前,亦舒还有过一个儿子。
一部名为《母亲节》的纪录片登陆各大影展,该片讲述了成年儿子苦寻生母的故事。
而主角,就是蔡边村。
据蔡边村回忆,最后一次见到母亲亦舒,是在11岁那年:
“那天母亲买了机械人给我,一起看了电影《007》,然后就再也没回来”
此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蔡边村经常给亦舒写信,无一回复。
后来蔡浩泉罹患癌症,亦舒依旧不闻不问。
蔡浩泉去世那一年,蔡边村35岁。
蔡边村无数次想象,见面时妈妈的反应:
“等你电话很久了,我们一起去吃点心,我知市内有一间很好的店子。”
他也无数次排练过,自己见到妈妈时的开场白:
“你好,是我。蔡边村,你的儿子。很久不见,我们可以见面吗?”
最终激励他踏上寻母之路的,是亦舒对女儿的溺爱。
亦舒在专栏中,无数次流露出对女儿的宠溺:
“写完稿便做家庭主妇,买菜清洁煮饭督促女儿功课,最担心女儿不肯上学”
“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女儿露易丝,把在外八面玲珑的亦舒指挥得团团转”
同样是亲生子女,为何一个宠爱有加,恨不能捧到心尖上。
而一个却宛如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直到最后,蔡边村也没能见到亦舒一面。
亦舒只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段文字:
“小宝,相信我,我是爱你的”
“我要你生下来,我只有十八岁”
这段文字,看似是在说自己年少无知,悔之晚矣,请求儿子原谅。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熟读母亲作品甚至不放过任何一篇专栏的蔡边村一定知道。
这篇小说的结局,是儿子被妈妈抛弃,远走加拿大。
“因为妈妈说,她不需要我,我只好走,让她快乐。”
(原著第五章)
后来,蔡边村再也没有找过她。
只是很巧合的,蔡边村曾在温哥华街头偶遇了她。
不过没有打招呼,只是远远的一瞥。
这个十九岁生下他的女人。
可以是文坛翻云覆雨的名家;
可以是无数女孩心中的师太;
也可以是安心做家庭主妇的女儿奴;
唯独不可以成为他的妈妈。
他想好的开场白,也终究没能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