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15日 16.2°C-18.6°C
澳元 : 人民币=4.61
堪培拉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宗馥莉的话语权会更强吗?(图)

16小时前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娃哈哈商标转让的对象终于浮出水面。

2月12日,娃哈哈发布声明称,目前共计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食品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食品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属于绝对控股。而宏振正是由宗馥莉本人全资持股。而集团公司则是一家由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娃哈哈商标纠纷引发外界关注的背后,是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根据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机构GYBrand发布的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娃哈哈(食品饮料)品牌位列第95位,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标是娃哈哈最核心的资产之一。

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因病去世引发全社会关注,随后其女儿宗馥莉开始执掌娃哈哈。不过宗馥莉的接班过程并不顺利,甚至一度发展到要辞职。

如果商标权真的到手,那么宗馥莉在娃哈哈的话语权或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宗馥莉的话语权会更强吗?(图) - 1宗馥莉。图/视觉中国

商标持有人变了?

根据娃哈哈声明,此次商标变更属于一次“迟到”的转让。

声明称,“娃哈哈”系列商标初始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食品公司成立时,集团公司以“娃哈哈”系列商标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据此,食品公司获得“娃哈哈”系列商标所有权,集团公司取得食品公司39%的股权。之后,双方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提交了商标转让申请,但“因集团公司与外资公司之间历史纠纷的缘故,未完成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娃哈哈在声明中表示,近期,为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合规化经营,通过对集团公司历史沿革的梳理,基于食品公司章程的规定,集团公司应当依法向食品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完成“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从表面看,商标转让似乎只是从集团公司转让到了“子公司”,但考虑到两家公司在股权上的巨大不同,商标的实际持有人或许已经发生了变化。

天眼查App显示,食品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属于绝对控股。而宏振正是由宗馥莉本人全资持股。

相比之下,集团公司则是一家由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大股东是国资背景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则持有集团公司29.4%股权,为第二大股东,此外,娃哈哈集团工会持有24.6%股权。

北京维诗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安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主营业务上的核心商标,对企业是一个重要的资产,尤其是对于娃哈哈这样的消费品类企业。对于这种核心资产,最终到底是由谁在控制,可以有两个维度判断:

“一个就是公开信息显示的商标持有人(即商标局网站上的商标档案显示的商标专用权人),以及通过穿透股权看最终的实际控制人是谁,这些信息都是公开信息,具有公示作用,应该说是一个初步的判断依据。

第二个维度就是当事人之间有没有关于商标权的转让、商标使用等方面的特别协议约定。协议也是控制商标权的一种常用的法律工具。上述两个维度相结合,通常可以比较准确判断商标资产的实际控制人是谁。”

杨安进指出,单纯从转让方与受让方的股权结构看,初步似可认定实际控制人发生了变化。“但是,要更准确地判断此事,还要看当事人之间关于商标权的权利归属、权利行使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约定,尤其是附条件的约定。”

中国新闻周刊就食品公司成立缘由以及商标权属等问题采访娃哈哈集团,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上城区财政局。2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就商标转让一事致电上城区财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以“不方便说,正在开会”为由挂断了电话。

接班并不顺利

抛开转让争议,如果商标的实际持有人真的发生变化,那么宗馥莉的话语权或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这也是她接班后一直在争取的。

宗馥莉的接班过程并不顺利。

管理风格上,宗馥莉与宗庆后存在不小的差异,简单来说,前者更推崇公平,后者更注重感情。员工干股分红,一直是娃哈哈集团多年来的传统。在去年9月的娃哈哈职工代表大会上,宗馥莉表示“分红将基于个人的岗位绩效,而非仅凭过往的资历或级别来分配”。

这种冲突在去年7月进入高潮。

当时,网上流传出一则带有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宗馥莉签名的辞职信。这份文件称,近期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及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就其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使其无法继续履行对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决定自7月15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经营管理。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了转变。7月22日,娃哈哈在公司官网公告,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一个月之后,娃哈哈的工商信息终于出现变更,宗馥莉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同日,娃哈哈的原董事会成员张晖、吴建林、潘家杰、余强兵四位董事,以及贾暾、郭虹、蒋丽洁三名监事退出。

其中,退出的张晖是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为大股东上城资本的投资方代表;吴建林、潘家杰、余强兵则都是娃哈哈的老臣。

好在宗馥莉交上的第一份成绩单还算不错。

2024年11月7日,娃哈哈在浙江绍兴举办2024年全国销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宗馥莉在大会汇报中总结时表示,成功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

2014年,娃哈哈的营收为720.43亿元,为历史第二好的表现,仅次于2013年的782.79亿元。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意味着娃哈哈的业绩较2023年暴增了约200亿元。

不过随着宗庆后去世引发的“野性消费”效应逐渐褪去,娃哈哈在2025年能取得多大成就还需要观察。

客观来说,宗馥莉面对的市场,已经与宗庆后创业时完全不一样,如今食品饮料行业“百花齐放”,娃哈哈颇有些“英雄迟暮”的味道。

从营收体量上看,娃哈哈目前依然稳坐行业第一的宝座,但其创造利润的能力却远逊身后的农夫山泉。以2021年为例,娃哈哈当年营收为519.15亿元,净利润62.19亿元。同年,农夫山泉的总营收为296.96亿元,为娃哈哈的三分之二,净利润却有71.62亿元。

具体到产品层面,目前娃哈哈最大的问题是品牌老化,且高度依赖大单品。

根据零售数据监测机构马上赢的数据,截至去年3月,娃哈哈近半年的销售额占比构成中,乳饮料占63.1%,排名第二的是速食粥,占15.7%,第三的包装水和第四的乳酸菌饮料,则分别只占5%左右。其余的即饮茶、碳酸饮料、苏打水、营养素饮料、即饮奶茶等,合计占比为11.4%。

这显然不太符合当下的饮料发展趋势。

过去数年,含乳饮料一直是国内饮料市场中的最大类目,但近两年含乳饮料的市场占有率和每百毫升均价均呈现下滑趋势。以养乐多为例,2020财年其在中国市场的日销售量高达760.9万瓶,但截至2023年9月,其日销量降至253万瓶,降幅达70%。

当下饮料行业的最大风口是无糖茶。尼尔森IQ在2024年中国饮料行业趋势展望报告中指出,2023年,无糖茶体量实现翻倍增长,增速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以及其所处的即饮茶品类增速。其中,饮料整体增速为6%,即饮茶为19%,而即饮茶中的无糖茶达到了110%。

宗馥莉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